惠和斋画廊
首页>>展览.动态>>色彩中的秘密世界——著名画家朱成林先生和他的油画
色彩中的秘密世界——著名画家朱成林先生和他的油画
发布时间:2013.7.8

    色彩中的秘密世界
      ——著名画家朱成林先生和他的油画
 
2013-07-04  来源:青海:《党的生活》
[提要]  2004年5月我与几个年轻的画家赶赴互助北山,那时的北山之所以有魅力和吸引力,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油画家朱成林先生在那里驻扎和创作。明快的、忧郁的……  世界,从色彩开始,朱成林先生笔下的色彩,又隐含了多少秘密的世界,你可以慢慢去品。

 北山之惑

 2004年5月我与几个年轻的画家赶赴互助北山,那时的北山之所以有魅力和吸引力,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油画家朱成林先生在那里驻扎和创作。

 他把在北山创作的一系列作品,错落有致地摆放在农家四合院的房檐下,我们一幅幅认真地欣赏着,渐渐地进入了一个宁静的世界。《雨后深山》、《山野》、《秋霜》、《红桦林》、《开春》……起初我被画面如此优雅丰富的色彩所吸引,觉得越看越有味道,似乎自己沐浴在某种幸福当中;看着看着,油画家笔下的色彩突然把我照亮了,放射出一个个自然的物象世界,《雨后深山》的厚重与沉郁让我感到了自然的神秘,这片山林以傍晚的凝重向画面内部延伸,弥漫着一股夜幕初临的柔和,柔和中透着盛大的集体感,是那种树木间相互厮守的密切气氛,山林辉映着残留的微弱天光,或隐或现……特别震撼我的心灵。

 朱成林先生告诉我,创作这幅画最初的冲动是一场大雨后的傍晚,他正好路过这片山林,猛然间回头,便被这一刻的山势所征服,“我想,我必须把这一瞬间持续下去,最终要拥有它。是这一瞬间的山林深深地诱惑了我啊!”这话说得太有****了。从这个角度讲,画家的创作是遵循了“心理写实”,他描绘的不仅有事物的客观形象,并且突破了客观约束,从内心感受中找到了再次认识北山的方法。

 还有一幅画,就是我最喜欢的《红桦林》,当时我伫立在这幅画前,看也看不够,紫色为主调,蓝色、褐色、赭石色;暗红,金黄,每一色彩都是调和色,而且深浅不同,笔触灵动,似有精灵在画面上跳动……太美了!我不禁说出声来;我又退到远处,眯起双眼再看这幅画时,分明有一片片红桦树林,丰姿绰约地在自然中晃动……我难以想象朱成林先生以怎样热烈的眼神发现了这片红桦林,那剥离树干、薄如蝉翼的桦树皮,在阳光的照耀下,闪着金色的光芒,似一簇簇燃烧的火苗。我甚至发现了艺术家与自然之间那无比相爱的对视,彼此懂得表达的全部内容,爱,会给人带来无限的自然力和最新鲜的感觉;爱,让艺术家在自然中发现了更多的秘密,《红桦林》就这样诞生了。这幅画的灵性直抵我的内心,他所裹挟的是人与自然间生命的奥秘,我认为这是更为深刻的现实,因为“事物的在场永远意味着人面对事物的在场。”

 爱,便意味着停留,朱成林先生在北山一驻扎就是三年。

 世界还可以是这样的

 我与朱成林先生有过几次较为深入的交谈,他首先告诉我,在创作中自己是一个非常自由的人,不拘于任何流派的约束,当然前提是一定要打好扎实的绘画基础,比如素描功底,当年朱成林先生在山东艺专学习时,他的素描画和水粉画是备受老师称赞的。有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有好的创作,他说,年底“惠和斋”画廊还要推出他的一个小型素描展。有许多年轻人向朱成林先生请教,他经常说的三句话是:了解自己,重视本能,不计结果。

 他告诉我,在创作的过程中自己经常思考的问题就是,色彩在大千世界中是一个什么作用,色彩要负载的内容,色彩本身的价值是什么。梵高、马蒂斯对色彩的应用尤其独特,既神秘,又亲和;既强烈,又温情,让人看了很舒坦。他认为在特定的环境下,色彩就是心情,色彩就是生活,色彩就是情感,大自然和生活对我们的馈赠就是——色彩。他说:“青藏高原的色彩是坚挺的、神秘的、高远而通透的,它给人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。比如我创作的《天堂的颜色》、《正午印象》、《蓝天下》,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经验,在强烈的紫外线下,看天时近乎就是黑的。有一年我在果洛大武草原写生,收笔时,有五六个汉子骑马过来,抬头望去,除了白云之外,周边都是黑的……《蓝天下》就是表现了在草原上猛然抬头时的光影感觉。”

 这次交谈后我再次欣赏了朱成林的作品《蓝天下》,画面上四个骑马的汉子,油画家笔下的黑是多么有气势,这气势甚至是逼人的,充满了原始的力量和动感,让人后退,令人窒息……后来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在出版朱成林先生的画集时,顾名思义擅自将黑色印成了深蓝色,朱成林先生说,遗憾啊,他们这是没来过高原啊!不知道强烈的紫外线下,看天是黑的啊!

 俄罗斯美术大师,瓦西里·康定斯基说:“色彩和形式的和谐,从严格意义上说必须以触及人类灵魂的原则为唯一基础,艺术的目的和内容是浪漫主义的。”

 而我理解的浪漫,就是不确定性;我理解的朱成林先生的浪漫,就是某一特定环境下,大自然所呈现出的光与影的美,是片断的、瞬间的;错过这个瞬间,不会再有下一个瞬间,每一幅创作,都是最后一幅。从浪漫出发,真正的艺术作品是富有神秘感的,是琢磨不尽的,它蕴含深邃的艺术规律,让人品咂咀嚼;它有其现实的依托和出现的“时间”与“空间”,朱成林先生尤其注重这个“时间”与“空间”;它决定了每一幅创作色彩的基调,和与之所倾注的情感,热烈的、深沉的;明快的、忧郁的……

 世界,从色彩开始,朱成林先生笔下的色彩,又隐含了多少秘密的世界,你可以慢慢去品。

 成林视觉

 近几年来,朱成林先生的作品,获得了海内外专业人士的高度赞扬和肯定,他的许多画作被国内外各大美术馆和个人收藏,创作的大型油画《青海湖》被人民大会堂收藏,曾两次受邀出访法国举办个人作品展,二十余件作品被法国有关部门收藏。2012年被青海省委宣传部、青海省文联授予青海有突出贡献的老艺术家。但他很少谈及这些荣誉和成绩,他说,艺术在全世界都是相通的,你所要表达的内容,不分肤色、种族、语言,他一看画就会明白,这便是艺术交流的优势,在这种优势下,你的绘画作品就会遇到更加权威和专业的眼光。

 所以,朱成林先生在艺术创作上都是精益求精的,对待每一幅作品,每一次下笔,每一块颜色,都会几十次地调整,他在温润贵气、质朴耐赏中求得满意的色彩,并要达到让客观世界再一次回到内心。创作中如果不是同时既向外部世界又向内心世界要结果的话,那创作就是肤浅的、甚至不是真正的创作。这一过程,也出现过特别困惑的时候,朱成林先生说,有一次我对某幅画十分不满意,一生气将其全部抹掉;再画时,还不如原来那幅,有些感觉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。

 我想,“成林视觉”就是这样形成的,有痛苦、有思考;有诞生、有毁灭……这也是艺术创作的最佳状态,精神的冲突可以让思想达到最机敏的程度,也是培养艺术家沉浸在一个特别世界的环境,所以朱成林先生的作品,是将客观世界陌生化,他逼迫欣赏者放弃旧的思维方式,用色彩去重新认识自然,认识艺术,认识生活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作者:赵秋玲)

分享按钮